企业新闻About Us

首页 >企业新闻

关于高温条件下保安员做好自我防护的温馨提示
发布时间:2022-07-12 浏览:2413次

进入七月,高温天气持续,同时又是雷暴频发的季节,广大保安员顶烈日、冒酷暑,积极奋战在保安服务工作的第一线。然而,夏季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季节,特别提示保安员进行执勤作业时要注意自我防护。

一、高温天气注意事项

1、注意在户外工作时,采取有效防护措施,切忌在太阳下长时间裸晒皮肤,及时补充水分但应少喝饮料,多喝白开水或淡盐(糖)开水。

2、要注意高温天饮食卫生,防止胃肠感冒;岗中不饮酒,休息期间也不宜过量饮酒。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,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,若大量饮白酒,更会助热生湿,无异于火上浇油。

3、饮食不宜过于清淡。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、出汗多、消耗大,应适当多吃鸡、鸭、瘦肉、鱼类、蛋类等营养食品,以满足人体的代谢需要。

4、根据高温季节特点合理调配,尽可能缩短在烈日下的工作时间。

5、根据实际情况轮班轮休,劳逸结合,保证保安员在高温下作业后有充足休息时间,及时恢复体力。

6、根据夏季天气炎热注意力受到影响,知觉、反应、判断能力下降,情绪不稳定易烦躁等情况,因此更应该加强安全防范意识。

二、雷雨天气注意事项

1、 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,在户外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、岗亭等;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,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,下蹲并双腿靠拢。

2、避开建筑物外露的水管、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。切勿接触天线、水管、铁丝网、金属门窗、建筑物外墙,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物体。

3、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,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,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,并将双脚合拢在上面,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,因为水能导电。

4、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,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,此时应停止行走,两脚并拢立即下蹲,不要与人拉在一起,使用塑料雨具。

5、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遇雷击断裂,此时应提高警惕,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,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,而应双脚并拢,跳离现场。

6、如果在雷电交加时,头、颈、手处有蚂蚁爬走感,头发竖起,说明将发生雷击,应赶紧趴在地上,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,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、项链等。

三、中暑的表现

中暑是指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/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/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。气温过高、湿度大、风速小、体弱、对热不适应、劳动强度过大和时间过长、过度疲劳等都易诱发中暑。

中暑的症状可轻可重,轻症中暑可出现头昏、胸闷、心悸、面色潮红、皮肤灼热、体温升高等。一旦发展为重症中暑,则可出现大量出汗、血压下降、晕厥、肌肉痉挛,甚至发生意识障碍、嗜睡、昏迷等。

1、先兆中暑:出现大量出汗、口渴、头昏、耳鸣、胸闷、心悸、恶心、体温升高、全身无力。

2、轻度中暑:除上述病症外,体温38℃以上,面色潮红,胸闷,或有面色苍白,恶心、呕吐、大汗、皮肤湿冷、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。

3、重度中暑:除上述症状外,出现昏倒痉挛,皮肤干燥无汗、体温40℃以上等症状。重度中暑:可分三型:

(1)热痉挛: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大量出汗,活动停止后常发生肌肉痉挛,主要累及骨骼肌,持续约数分钟后缓解,无明显体温升高。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(大量出汗和饮用低张液体)和过度通气有关。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。

(2)热衰竭:常发生于老年人、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。严重热应激时,由于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引起循环容量不足所致。表现为多汗、疲乏、无力、头晕、头痛、恶心、呕吐和肌痉挛,可有明显脱水征:心动过速、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。体温轻度升高,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。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过程中介过程,治疗不及时,可发展为热射病。

(3)热射病:是一种致命性急症,主要表现为高热(直肠温度≥41℃)和神志障碍。早期受影响的器官依次为脑、肝、肾和心脏。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,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:劳力性和非劳力性 (或典型性)热射病。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;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。

四、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

1、搬移: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、阴凉、甘爽的地方,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,松开或脱去衣服,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。

2、降温: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,可用50%酒精、白酒、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,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,加速散热。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。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,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,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。

3、补水:患者仍有意识时,可给一些清凉饮料,如盐汽水等,在补充水分时,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。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,否则,会引起呕吐、腹痛、恶心等症状。

4、促醒:病人若已失去知觉,可指掐人中、合谷等穴,使其苏醒。若呼吸停止,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。

5、转送:对于重症中暑病人,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。搬运病人时,应用担架运送,不可使患者步行,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,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、枕后、胸口、肘窝及大腿根部,积极进行物理降温,以保护大脑、心肺等重要脏器。

五、预防中暑小常识

1、充足的睡眠。合理安排休息时间,保证足够的睡眠以保持充沛的体能,并达到防暑目的。

2、科学合理的饮食。少食高油高脂食物,减少人体热量摄入,多吃蔬菜、水果及适量的动物蛋白质和脂肪,补充体能消耗。切忌节食。

3、做好防晒措施。室外活动要避免阳光直射头部,避免皮肤直接吸收辐射热,带好帽子、衣着宽松。

4、大量饮水。每日饮水3升至6升,以含氯化钠0.3%-0.5%为宜。饭前饭后以及大运动量前后避免大量饮水。

、防治中暑小药箱

为了安全度夏,准备一些防暑药物是很有必要的,常用应急药物有:

1、仁丹:能清暑祛湿。主治中暑受热引起的头昏脑涨、胸中郁闷、腹痛腹泻,也可用于晕车晕船、水土不服。

2、十滴水:能清暑散寒。适于中暑所致的头昏、恶心呕吐、胸闷腹泻等症。

3、藿香正气水:能清暑解表。适于暑天因受寒所致的头昏、腹痛、呕吐、腹泻突出者。

4、清凉油:能清暑解毒。可治疗暑热引起的头昏头痛,或因贪凉引起的腹泻。

5、无极丹:能清热祛暑、镇静止吐。

6、避瘟散:为防暑解热良药。能祛暑化浊、芳香开窍、止痛。

7、金银花:具有祛暑清热、解毒止痢等功效。可开水泡代茶饮。

8、菊花:具有消暑、平肝、利尿等功效。有高血压患者尤宜。以开水泡代茶饮。

9、荷叶:适宜中暑所致的心烦胸闷、头昏头痛者。有高血压患者尤宜。以开水泡代茶饮。

疾病预防大于治疗,夏季来临高温天气较多,务必做好相关防护措施预防中暑。


扫一扫,关注我

咨询热线

0579-87061777

在线客服